十六名健康的中國成年人參加了一項隨機、對照、交叉膳食試驗。
受試者隨機食用 5 份實驗性等熱量膳食,這些膳食的蔬菜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攝取順序不同;隨後,在 3 小時內測量血糖、胰島素、腸促胰島素和飽足感標記物。
這篇文獻,來自於 2020 年Clinical Nutrition 所發表一篇關於進食順序,如何影響血糖波動的文章,今天來幫大家整理一下內容吧!!

由於先前的研究已顯示,透過改變食用不同成分的食物順序,會顯著影響糖尿病前期和第 2 型糖尿病的餐後血糖,也會進一步影響了胰島素波動。
雖然健康人類對於糖尿病的致病機制仍不清楚,但似乎已經逐漸建立的一個較健康的飲食模型。
此篇文獻研究使用蔬菜、蛋白質(雞胸肉)和碳水化合物(白米)組成的典型亞洲膳食,希望透過研究食物攝取順序對健康成年人餐後血糖、胰島素和腸促胰島素分泌的影響。
實驗找來十六名健康的中國成年人參加一項隨機、對照、交叉膳食試驗。
受試者隨機食用 5 份實驗性等熱量膳食,這些膳食的蔬菜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攝取順序不同,依序為:
1️⃣. 先吃飯,再吃蔬菜與肉🔴
2️⃣. 先吃菜,再吃肉與飯🟠
3️⃣. 先吃肉,再吃菜與飯🟢
4️⃣. 以菜肉飯的順序吃,但彼此之間有留間隔🔵
5️⃣. 菜肉飯一起吃🟣
並在 3 小時內測量血糖、胰島素、腸促胰島素和飽足感標記物。















看來營養素的進食順序,真的可能影響飯後的血糖、胰島素和腸泌素反應;而 菜肉飯 這樣的食物順序帶來的降血糖效果最好。
參考文獻:
Sun, L., Goh, H. J., Govindharajulu, P., Leow, M. K. S., & Henry, C. J. (2020). Postprandial glucose, insulin and incretin responses differ by test meal macronutrient ingestion sequence(PATTERN study). Clinical Nutrition, 39(3), 950-957.
#褚衍強中醫師
按讚加入粉絲團